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次数:
近日,河南大学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结果揭晓。经过多轮严格考核,全校共14名学子脱颖而出,其中国际理工学院推荐的凡文才、刘满果、张菲凡三名学生党员全部成功入选,实现了100%的推荐入选率。这一结果不仅是对三位同学综合素质的肯定,更是学院“立德树人”工作实效的生动体现,让以“专业扎实、心怀家国、勇于担当”为内涵的“理工青年”品牌愈发闪亮。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搭建的高质量平台与校团委的专业指导,也植根于学院对育人工作的深耕不辍。学院党委、团委将研究生支教团选拔视为服务国家战略、锤炼青年品格的重要契机,逐步形成了“早动员、精培育、强引导”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在选拔过程中,学院专项指导小组围绕候选人的政治素养、综合能力与发展潜力开展系统培养与跟踪考察,并在学校选拔阶段提供针对性指导,助力学生充分展现“理工青年”扎实的专业基础、坚定的责任担当与良好的精神风貌。
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将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全面融入青年培养与立德树人大局,建立机制化跟踪保障体系,强化对支教团成员的持续支持,推动理工学科与基层教育深度融合。我们期待三位同学以实际行动锤炼本领、贡献力量,并在更广泛围内树立“理工青年”的品牌形象,在西部基层书写青春,诠释新时代“理工青年”的责任、情怀与担当。
凡文才 2022级中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共预备党员,班长、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
获奖情况:河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河南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国家级二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数字科技创新赛国家级三等奖、网络技术挑战赛总决赛国家级三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C/C++程序设计省级三等奖、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省级三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
个人感言:作为河南大学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明年我即将叩响西行的列车门扉。支教于我,从不是单向的知识倾倒,而是以“泥土里长出的树苗”般的姿态深扎。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推进教育数字化”,我要让科技赋能成为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的双向桥梁,用青春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西部答卷。
刘满果,2022级中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共预备党员,学院团委副书记(兼职)。
获奖情况: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河南大学三好学生,河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河南大学优秀编播人员、河南大学青春宣讲先进个人、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校级三等奖,2025年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三等奖
个人感言:行囊已备,初心如磐。作为河南大学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明年我即将告别校园,奔赴西部基层。我深知,支教不是简单的“知识输出”,而是要以“扎根者”的姿态融入基层肌理——放下书本里的“标准答案”,走进乡村的炊烟与晨雾,在与当地师生的朝夕相处中读懂基层教育的真实需求,在走访田间地头中摸清乡土发展的现实脉络。我将以知识为笔、以热忱为墨,在祖国大地书写青春答卷,用支教行动夯实教育根基,以青春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
张菲凡,2022级中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共预备党员,班级学习委员
获奖情况:河南大学三好学生,河南大学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第十六届蓝桥杯国家级三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河南省第十一届外语翻译大赛省级二等奖,第五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省级三等奖。
个人感言:怀揣着对西部大地的向往和服务基层的初心,我成为了河南大学第 28 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会加油让每一份努力都能真正回应孩子们的期待。我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我希望我能成为孩子们的“陪伴者”和“倾听者”,做那个点火的人,点燃他们对未来的向往,为他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这段经历将是我青春最厚重的注脚,也是我献给这片土地最真诚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