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7
浏览次数:

为深入践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系统破解学业预警学生帮扶难题,10月24日下午,国际理工学院在郑州校区友兰南楼C115办公室召开协同育人工作专题会,专题研究构建学业预警学生帮扶闭环管理机制。学院党委书记赵炎,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娇娇,副院长王芃,以及学院教务办公室、团学办公室、各系室负责人和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王芃主持。会上,教务办主任赵淑红通报了新学年学生学籍异动情况,并全面梳理了当前学业预警学生的整体状况,详细解读了学业帮扶工作方案。与会人员围绕学生学业困难的成因分析、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个性化帮扶举措及跨部门协作机制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各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就受预警学生的学业表现、学习能力、心理状态等进行了信息互通与联合研判,进一步凝聚共识,共商协同育人之策,为构建全过程、精准化的帮扶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娇娇指出,学业帮扶工作要从“松散联动”向“系统协同”转变,努力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闭环管理机制。她提出四项核心举措:一是加强信息共享,对预警学生进行精准画像;二是联合研判,打通教学与学工信息壁垒,对预警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方案;三是协同落实,建立多科室协同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全程跟踪帮扶进展;四是量化评估,通过科学评估与正向引导相结合,推动帮扶工作持续优化、落地见效。
赵炎充分肯定了前期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就进一步深化协同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她强调,构建闭环式协同育人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必须高度重视、统筹推进。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业预警等级和个体差异,动态调整帮扶策略,增强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同时,要强化家校协同,及时通报学生学业状况,凝聚育人合力。她要求各部门细化实施方案,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举措落细落实,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育人目标。
王芃在主持会议时指出,教学与学工,是学院育人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唯有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方能行稳致远。此次提出的闭环管理机制思路清晰、路径明确、措施务实,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制度保障。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实施方案,推动该模式尽快落地运行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全力护航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