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30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2025年中德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会议暨第七届联盟理事会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合作办学高校联盟联合主办,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等多单位共同承办,以“钱塘江与莱茵河战略对话”、“科技创新・工业文化・高等教育”为核心议题,汇聚中德两国教育界、学术界重磅嘉宾,共话中德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河南大学国际(欧美)理工学院作为中德合作办学高校联盟理事会会员单位受邀参会,副院长王芃、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周静深度参与会议交流,为学院国际化办学汲取前沿经验。
10月18日下午,“钱塘江与莱茵河战略对话”在浙江科技大学小和山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帷幕。会上,浙江科技大学校长陈建孟、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先后致辞,从政策支持、区域合作、中德友好交流等维度,强调了中德合作办学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复合型人才中的关键作用。德国联邦议院前副议长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以“搭建德中长久沟通之桥”为题作大会报告,深入剖析中德教育合作的历史根基与未来方向;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乐、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德中科学交流促进”、“数字智能时代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虚拟大学工程师培养”等前沿议题分享洞见,为参会代表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盛宴。
10月19日,“科技创新・工业文化・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如期举行。浙江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赵东福、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以及德国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学大学、瑞士沙夫豪森大学学院等海外高校校长先后致辞,共同启动《德国经济发展蓝皮书2024》、《北德五州:从汉萨商路到中国伙伴》发布会,为中德合作办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与数据支撑。论坛期间,王芃、周静与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代表共同参观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合作馆,实地考察该校中德合作办学的实践场景与成果展示,深入了解其在实验室共建、校企合作基地运营等方面的经验。
在随后的联盟理事会与主题报告环节,烟台大学、重庆移通学院等高校代表围绕“中德合作办学的挑战与创新”“德语教学体系实践”等主题分享案例。其中,“三擎驱动,铸魂育人”的德语教学创新模式、“3+1双向双学位”项目设计等实践经验,为河南大学国际(欧美)理工学院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借鉴。王芃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在中德合作课程融合、学生跨文化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探索,获得多方认可。
本次参会不仅让学院团队近距离接触中德合作办学的最新政策动态与前沿实践,更收获了推动国际化办学的清晰路径。结合会议精神与会后总结,学院将重点从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强化德语教学根基,参考欧标教学体系,探索“AI+场景模拟”的数智化教学模式;二是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引入更多外方优质课程,实现中德教育资源深度融合;三是丰富跨文化育人活动,增强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家国情怀。
未来,河南大学国际(欧美)理工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与中德合作办学高校联盟的联动,积极吸纳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